您当前位置: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 本溪公务员考试 > 考试快讯 > 2020辽宁省考本溪华图备考指导:常识判断解题思路

2020辽宁省考本溪华图备考指导:常识判断解题思路

2020-04-12 10:17:0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本溪华图

  本溪华图_本溪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公务员考试热点。更多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本溪华图公务员招聘频道(http://benxi.huatu.com/gwy/)或者关注本溪华图微信公众号(bxhtjy),本溪华图咨询电话:024-42825777。

 

一、常识判断题型特点

 

常识判断是公考中涉及范围最广、解题速度最快的题型。天文地理、自然科学、法律金融、生活常识等无所不包,且解题时不需要联系上下文、概括段落、逻辑推理、数值计算等复杂过程,只需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即可。因此,关于常识判断的复习有2个流传很广的误区:

 

 

 

1)常识判断考的内容太广泛,考察程度也不深,复习了效果也不好,因此没必要系统性复习——重点复习其他板块,对于常识判断只需要考前突击一下,对知识点留下印象就行。

 

2)常识判断考的内容太广泛,考察程度也不深,只要记住考点就能得分,因此必须尽可能死记硬背更多的知识点——只要看1000页的复习资料,刷10000道题,把所有的考点通通都复习到了,就能得高分。

 

这两种方法都流传甚广,但二者都不太恰当的。常识判断的确无所不包,也确实看似没有复杂的解题思路,但此类题型注重考查的是考生的知识面,尤其是能否真正掌握知识的能力。通过下面的例题,大家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一、常识判断题型类别

 

 

常识判断题共有3类:

 

1.初中综合知识及课外常识(简称“初中常识”):

 

主要考察初中的副科(理化生史地政)教材知识和生活常识(例如做菜着火了怎么办,草木灰肥料如何使用等),其中历史和地理所占比例相对高一些。此类题有两个特点:

 

1)不会考察太难、太偏的知识点

 

“唐朝历史”为例,公考可能会考察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但不会考察神龙政变、元和中兴和唐高宗灭高句丽之战,因为后三者“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点”。

 

2)综合性很强、经常需要使用联想、推理等解题技巧

 

近年来的此类题目往往综合多学科的考点,有时候会出一些绝大部分考生完全不知道的知识点,但通过联想和推理,可以得出该知识点对应的选项,这种趋势值得关注。

 

2.法律和金融知识(简称:“法律金融”):

 

即法律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此类题型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像《物权法》和“金融机构可以从事的金融业务”这种略偏的考点都出现在了2018年国考中,对考生的推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法律类题目的考点主要分为3类:

 

1)《宪法》

2)刑、民、行三个《诉讼法》

3)其他类,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家庭生活类);《合同法》、《劳动法》(工作类);《选举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政治类)。近年来像国际法、《物权法》也进入了公考的考察范围。

 

金融类题目一般每年只考察1~2道,打开手机,搜索“金融类专业名词”,历年来所有公考的所有考点都在这个搜索范围中。

 

3.时事政治、热点新闻类(简称“时政热点”):

 

主要考察近年来的热门时政新闻,尤其是与党、国家、军队、科技进步、民生政策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国考出现了“2015年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的内容,也就是说关于党政军方面的重要事件,考察时间可能会更加久远一些。

 

 

三、常识判断备考思路

 

1.初中常识

 

1)多看一下初中的教材。现在智能手机非常普及,大家可以下载带有初中知识点的App,重新做一回“中考生”,巩固一下自己的常识。切记,一定要彻底掌握住知识点,不要扫一眼就过去了。

 

2)备考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好,顺其自然。初中知识综合及课外常识类的复习和其他板块不一样,大部分属于“重回中学时代”的复习。考生可在备考其他板块劳累的时候抱着放松的心态温习一下曾经熟悉的知识,不要追求太偏门的知识点。

 

2.法律金融

 

法律类知识点的复习一直是考生最头痛的问题,在此建议大家好好读一下宪法的目录、序言、总纲和其他各个法律的目录、总则,以及各个法律的前面几章,领会一下法律的精髓。

 

例如:宪法首先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然后通过1840年以来的历史明确了我党对我国这段历史的定义:人民很努力,但是没成功。随后,讲述了我党继承了中山先生的遗志,做出了:建立人民共和国、推翻“三座大山”等成绩,然后全面讲述了现在面临的情况,并提出了未来的目标,最后强调了宪法的地位。其中,每个部分的安排乃至每个词的描述都是非常精确的,值得细细研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法律的本质,才能“预读”法律的考点,例如:

 

行政诉讼法→民告官、官应怎样合法应对“民告”

 

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同年龄的保护程度、未成年人享受的权利、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抚养义务

 

合同法→什么是无效合同

 

劳动法→工伤问题、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权利

 

婚姻法→最小结婚年龄、婚前财产

 

上述考点都是可以“预读”出来的,在考前就可以重点研读法律原文,而不是死记硬背公考培训机构给出的浩如烟海的备考资料。

 

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难度不高,而且此类题一般能在20秒钟内确定自己是否会做,即使遇到很难的题,大家一般都会快速选一个正确可能性较高的,不会浪费太多时间。本题主要通过3个方面复习:

 

1)看《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每日坚持,不必非要记得多么清晰,只要有个大致的印象,对于公考就足够了。

 

2)浏览公考培训机构给出的时政热点(有印象就行,切勿死记硬背,很容易劳而无功)。

 

3)找到近年来国家的重点会议(一般是XX大,XX届XX次会议),仔细阅读会议公告原文,琢磨可能的考点。

 

四、常识判断解题思路:脉络汇总法(结合例题分析)

 

常识判断解题思路是通用的,在看到一道真题后,快速收集题干和选项中自己了解的知识点,并结合其他自己已知、和题目有关的记忆,综合分析,解出正确答案。整个解题的过程需要多次运用联想、归纳和推理的方法,就像将一条条分散的脉络汇总一样。

 

1.初中综合

 

1)中国古代史知识大综合

 

 

 

 

 

 

 

 

本题为2009国考行测11题:

 

 

 

本题涉及知识点繁多,但并不需要看百科全书,需要充分掌握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古代史”部分。题目中12个历史事件,全部是初中历史的基本考点。

 

A: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统一天下→战国结束,秦朝开始。

 

B:司马迁修《史记》→西汉汉武帝时期;文景之治→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王莽篡汉→西汉结束。

 

C: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借此上位;黄巢起义→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唐玄宗时期。

 

D:杯酒释兵权→北宋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岳飞抗金→南宋宋高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宋神宗时期。

 

分析完考点可知,只有A选项符合时间顺序,正确。B选项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汉武帝之前,C选项唐玄宗时期在唐朝末年之前,D选项南宋宋高宗时期在北宋中期宋神宗时期之前。“初中历史”的范畴来看,本题没有一个知识点是超纲的。此类题目通过复习初中知识就能够掌握。

 

 

2)解析几何+地理节气+生物周期+民俗文化+古文诗词的超级综合题

 

 

 

 

 

 

 

 

本题为2018国考省级卷13题:

 

 

 

这道题非常有趣,集合了解析几何、地理节气、生物周期、民俗文化、古文诗词等多学科的知识点,看上去很复杂。

 

本题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否找到诗句中描述季节的关键词。从本题的易错项C可以看出,相当多的考生对“小雨润如酥”和“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对应的季节的没有理解,也没有掌握“屠苏”、“桃符”所代表的民俗文化的含义。

 

本题解题方法如下:

 

第一步:从平面坐标图可以看出,①到④分别为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对应的时间分别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第二步:确定4个选项所处的季节。①到④分别对应中秋节、盛夏、初春、春节。

 

第三步:分析4个选项中诗句所对应的季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从“秋”字可以看出本诗描述的一定是秋季,即②左右的时间,不可能在④和①(春分到夏至)之间,排除。

当然本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从“月明”(十五的月亮最明亮)和“人尽望”(众人都在望月赏月)可以推测这是中秋节,不过前面的信息已经足够将其排除了。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从“荷花盛开”可以看出本诗描述的一定是夏季,即①左右的时间,不可能再②到③(秋分到冬至)之间,错误。

如果考生熟悉这句诗,通过前面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可知本诗描述的是(农历)六月的西湖,即盛夏时节的景色。即使考生记不起前两句,从常识也可以推断,秋分到冬至(深秋、初冬)不可能有荷花大量开放,从而排除B选项。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易错项。本句诗看似找不到特别显著的描述季节的词语,可以逐步推断。诗中“小雨”的“润”和“草色远靑近无”说明此时有小雨,而且青草还较少,因此描述的是春天的情况。选项中①到②(夏季到秋分)之间这段时间往往和“大雨”、“茂盛的草”、“秋风扫落叶”、“枯草”有关,所以可确定C错误。

 

D选项“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涉及古代民俗,如果考生知道这是古代春节的习俗的话即可选出。除此之外,王安石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描述新年的诗也提到了“屠苏”与“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从“爆竹”可确定D选项描述的是春节的习俗,位于冬至到春分——即③和④之间,正确。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联想到王安石的诗,毕竟现代人不喝屠苏酒也不贴桃符(改贴春联),不太容易直接认出这是古代新年的习俗。

 

 

2.法律金融

 

1)法律类水平最高的干扰项

 

 

 

 

 

 

 

 

本题为2018国考省级卷第7题:

 

 

 

本题非常罕见地考察了国际法律,并且有着国考水平最高的干扰项,值得仔细研究。

 

AC两项较容易理解。当两国领土发生纠纷时,当然可以直接谈判,也可以邀请第三者调停,而调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经甲乙两国同意的方案)也当然对甲乙两国没有约束力。排除AC后,解题关键就落在了BD两项:

 

B“甲乙两国可以约定将争端交付仲裁机构处理,但仲裁裁决不具有法律制裁性质”。

D“甲乙两国可用请求书方式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国际法院作出的判决交由联合国强制执行”。

 

看到B选项,大家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菲律宾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闹剧。本题选择D的考生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该事件的影响,在潜意识里认为这种仲裁不具有法律制裁性质,但彼“仲裁”非此“仲裁”:

 

当年的“南海仲裁案”,我国政府根本就没有派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去参与,连维持仲裁机构的费用都全是由菲律宾自掏腰包,所以才叫“闹剧”。

 

B选项和“南海仲裁案”最本质的不同,是“约定将争端交付仲裁机构……”,也就是说双方约好了,让仲裁庭给一个说法,由此作出的裁决当然具有法律制裁性质,就如同D选项“……用请求书的方式”一样,是双方共同认可的机构作出的法律判决。

 

本题的干扰项B出的非常巧妙,很多考生在看到“领土”、“仲裁”、“不具有法律制裁性质”后,联想起菲律宾的那场闹剧,潜意识里就认为B的表述是正确的,却没有注意到B选项和“闹剧”的本质性区别。

 

 

2)名正言顺、顾名思义的金融机构及其业务

 

 

 

 

 

 

 

 

本题为2018国考地市级卷14题/省级卷第8题:

 

 

 

本题考察的是“金融机构从事的金融业务范围”,看上去非常专业。从不到50%的正确率来看,本题难度的确很高。

非金融专业的考生想要做对这道题,除了要开拓知识面、多接触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外,还要牢记一点,即“名正言顺”——银行、保险公司等的大型、专业的公司,它的名字一定能够准确反映出其能够从事的行业范围。

 

A“商业银行”可以说是各位小伙伴最熟悉的金融机构了,什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统统都属于商业银行。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商业银行最常见的业务是什么?很明显,是存款和贷款,以及发放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学名叫“票据贴现业务”)。而和“股票有关的业务”一般是什么机构在运作呢?众所周知是证券公司。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脑海,像工行、建行、招行等著名的商业银行,有没有做过“股票的承购、包销”这种业务?无论怎样回忆,恐怕都是没有这个印象的,因此A选项大概率错误。

 

B迷惑项较强,也是本题的易错项,主要因为“人寿”和“医疗”看似有一定关系。不过,本题存在一个小陷阱,大家要仔细辨别。

 

“人寿保险”中的“人寿”是指“投保者的人身健康、寿命(养老)”

“医疗责任保险”中的“医疗责任”指的是“医疗机构的责任”,即“投保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保险期内,因医疗责任发生经济赔偿或法律费用,保险公司将依照事先约定承担赔偿责任。”两者不是一回事。

显然,“人身健康、寿命(养老)”是不包括“医疗结构的医疗责任”的,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小额贷款公司”顾名思义,是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公司名称显然与“吸纳城乡居民存款”无关,因此C可轻松排除。

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中存在不少“吸纳民间集资”的所谓“小额贷款公司”,这种公司本身就涉嫌违法,在此就不展开了。

 

D选项的“海外投资”显然和“出口、信用”都有关系。因此D选项大概率正确。

 

通过常识和上述分析,我们推断出A的错误概率较高,BC一定错误,D有可能正确,因此选D。

 

上涉及金融的考点都非常专业,非金融专业的考生几乎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考点。因此,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下金融常识,例如再贴现率、非法集资、央行基准利率等热门、常见的金融词汇;同时,要学会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推断。由于金融机构的名字“名正言顺”,因为我们可“顾名思义”,根据汉字的含义进行推理解题。

 

 

3.时政热点

 

1)2018国考对2015年会议的考察,仅能用推理法解出的军事题

 

 

 

 

 

 

 

 

 

本题为地市级卷第5题,同时也是省级卷第2题:

 

 

 

本题仅能用推理的手法去解答——如果不考虑军事达人或者恰好复习到这个点的情况的话。

 

本题的做法和上面的“三农”题一样,假设选项是错误的,一一代入:

 

A“组建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

本项若错误,则表达的意思为“没有组建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从“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这个词可以推出,这似乎是个比较正确、正面、积极的说法,所以本项错误的几率不高。

 

B“军委机关由多部门制改为总部制”

本项若错误,则表达的意思为“军委机关由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从这一表述难以看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可以暂时先放一下。

 

C“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活动”

本项若错误,则表达的意思为军队有偿服务活动允许继续存在”。从近年来的趋势和民众对军队的感受可以看出本项显然是错误的,也和军队的形象不符。

 

D“成立陆军领导机构和战略支援部队”

本项和A一样,若错误,则表达的意思为“没有成立陆军领导机构和战略支援部队”,而“陆军领导机构和战略支援部队”似乎也是近年军事发展变革的潮流,所以本项错误的几率不高。

 

通过上述推理可知,ACD都是比较正面、积极的论述和当代军事发展潮流,只有B的描述无法判断,因此B正确概率较高。

 

本题如果做错,大家千万不要埋怨自己没有复习到考点上,因为2015年的军事改革会议在2018年国考中出现,这种考点恐怕确实难以想到,出题者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的推理能力,以及对军事变革大方向趋势的了解程度。

 

 

2)对热门新闻的深入考察

 

 

 

 

 

 

 

 

本题为2017年国考省级卷第13题:

 

 

 

本题正确率不到四成,反应了大部分考生词汇联想和综合分析能力不够。

 

AlphaGo战胜李世石是2016年最热门的新闻之一,考生或多或少都有所印象。但关于AlphaGo团队针对围棋的特点开发的,带有“概率模拟”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以求出“近似最优解”的“蒙特卡罗算法”,却少有考生关注(否则正确率不应这么低)。本题描述虽然简单,但是通往正确的道路却丰富而曲折,有四种解法:

 

解法一:在关注这一条热门新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到AlphaGo的原理。这是国家公务员局最鼓励的能力——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不仅要执行好公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考,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解法二:严格要求自己备考,在“时事热点”方面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海量考点全部记住。这种目的明确,严格要求自己的能力,也是国家提倡的。

 

解法三:爱好广泛,恰好对围棋或智能AI有所关注,对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如数家珍。要知道,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

 

解法四:量子计算机目前还基本处于实验阶段,技术还不成熟,可以被排除。CD也可以用排除法去掉(方法见下文),所以选B。

 

如果考生四种解法都使用不了(实际上大部分是使用不了的,不然正确率不会这么低),那么就到了最后,也是最实际的解法了:词汇联想+综合分析。我们看一下4个选项:

 

A——量子计算:量子是现代物理的一个概念,非常高大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薛定谔的猫”。我们可能在考场上难以确定“量子计算”究竟是什么,但是可以大致得出这是一种非常高科技的、运算量非常大的算法

 

B——深度学习:从字面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深入的学习能力。

 

C——纳米技术:提到纳米,我们可以想到纳米机器人、碳纳米管等,这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高科技,和围棋毫无关系,可以排除。

 

D——基因编辑:人机对战和生物学范畴的基因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很快能排除CD,在AB中二选一。而分析题干可知, AlphaGo是4:1“战胜”了李世石,这是人机对弈中机器一方“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计算量大”。也就是说,这和机器的“深度学习”有关。

 

题外话:常识类题目中的“时政要闻”题,往往不会直接考察最表层的意思。例如本题如果换做某些公考培训机构出模拟题,可能是这样的:

 

2016年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是?

 

A.AlphaGo

B.“深蓝”电脑

C.“天河二号”计算机

D.百度智能机器人

 

如果这么出,就考察的是新闻最浅显的部分,往往会导致两个极端:考生听说过这个新闻,必定做对;考生没听说过这个新闻,必定做错。所以,此类题目一般会用稍微深入一点但能推理出来的角度考察。

 

 

五、常识判断难题精讲

 

以下为公考中出现的常识判断难题,正确率都不超过60%。

 

 

 

1.没复习到《物权法》怎么做这方面的题?

 

 

 

 

 

 

 

 

本题为地市级卷第6题:

 

 

本题正确率虽然尚可,但难度非常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本题考查的是《物权法》中的“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这两个词很多考生看着就有种茫然的感觉,大家可以看一下“华律网”上关于《物权法》的介绍:

 

 

 

原题中:

A选项“扣押未支付修车费的电动车”→“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属于“留置权”。

 

B选项“用玉镯借款3年不还钱可变卖玉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属于“动产质权”。

 

C选项为“贷款买房”→“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和B情形相同。

 

D选项“拍下土地商业开发”→“建设用地使用权”

 

从截图中可以看出,ABC都属于“担保物权”,而D属于“用益物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复习到《物权法》(大部分考生都没有复习到),本题应该怎么去做呢?答案是用推理的方法。

 

大概概括一下几个选项:

A→李女士不交修车费,店老板扣电动车

B→小张抵押玉镯借老刘钱,若不及时还钱老张可以卖玉镯

C→王先生贷款买房(若不能及时还贷,则银行能对王先生的房产做出一些处置)

D→某公司已经买下土地准备开发(没有“不交钱就不给这块地”的可能)

 

也就是说,3个选项讲的是“不交钱/还钱”就要被“扣电动车/卖玉镯/处置房产”,1个是“已经买下土地准备开发”。很明显,D选项的画风和其他3个不同,因此即使没有复习到《物权法》也可以通过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题外话:公考所考察的法律主要为“宪三诉、选婚未、劳合知”,即《宪法》、《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选举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这些法律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其中:

 

宪法是根本大法,三个诉讼法涵盖了各种违法行为和对应法律程序;

选举、游行示威、劳动合同三个法律则涉及公民的基本选举、游行示威和劳动保障方面的权利;

婚姻、未成年人保护(与预防犯罪)、知识产权则涉及到公民的日常生活。

 

上述法律都是传统的热门考点,也逐渐成为考生和公考培训机构所关注的点,而近年来国考涉及的法律范围更多,对考生的法律综合素养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物权法》这类法律一般考生基本上复习不到,“担保物权”、“用益物权”更是非常专业的法律名词。本题就是考察考生在没复习到《物权法》的情况下怎样去解题。

 

2.灵活通过推理解出农业国情题

 

 

 

 

 

 

 

 

本题为2016年国考地市级卷第8题/省级卷第2题:

 

 

 

本题正确率只有一半,原因是很多考生纠结于A选项的“五大牧区”究竟对不对,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当题目要求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时,只需要找出明确错误的选项,其他的放一放就可以了。

 

B和D都是初中地理基本考点,相信各位小伙伴们基本不会选错。而C选项的问题是什么呢?

 

“湖广熟,天下足”的确是一句谚语,但是还有“苏杭熟,天下足”的说法,还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全国的著名粮食基地太多,粮食产量高的地区也太多,不了解的人根本不知道哪个正确。事实上,真正了解“松嫩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的考生太少了,因为这个知识点较为冷门。但是根据掌握知识,能够推测出C选项错误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该选项可以先放一下。

 

A也是一个初中地理教材考点,如果忘记了怎么办?没关系,大家可以想一下牧区的特点:草多、地广、人稀……

 

也就是说,牧区一定集中在中西部,而且既不是云南这种四季如春的省份,也不是宁夏这种带有肥沃耕地——河套平原的地方。所以,灵活运用推理,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极有可能是我国的五大牧区,因为它们再往东的省份,往往就不符合牧区的特点了。

 

因此,C选项错误的概率远高于A和其他选项,符合题意,正确。

 

 

3.法律表述与日常用语的微妙区别

 

 

 

 

 

 

 

 

本题为2017年国考地市级卷第1题/省级卷第1题:

 

 

 

本题4个选项都属于“初级中学政治常识”,但正确率不到一半,主要原因在于考察点非常深入。

 

A“我国形成了人大、政协、基层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是初政治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宪法》中的原文。

 

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自《宪法》总纲第二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出自《宪法》序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出自《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B“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表述错误。

 

该选项对应考点为《宪法》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可以看出,“审判机关”是无权检查公民通信的。

 

本选项的错误可以由生活常识推理得出。众所周知审判机关=法院,那么法院能不能拆公民的信件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法院负责最后的审判,无权参与调查、逮捕、审讯等工作——这是公安部门的刑事侦查局和检察院的反贪局要做的。假如法院能检查通信,那么法院在审判时的公平就无法保证了。

 

C“我国在普通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地方制度”也是初级中学基本常识,对应考点是《宪法》总纲第四条和第三十一条。

 

《宪法》总纲第四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宪法》总纲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D“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实施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对应考点是《宪法》序言最后一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表述正确。

 

其中D“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职责”的描述看上去非常严肃、郑重,实际上正是世界各国宪法通用的措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如果有组织和个人不需要实施或保证实施宪法,那么这个人或组织是谁?为什么有这种权利?通过反推即可确定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个人或组织。事实上作为中国公民只要遵纪守法,客观上就“实施并保证实施”了宪法。

 

题外话:公考关于法律的多考点都在《宪法》的序言和总纲里。很多小伙伴都喜欢看“有干货的复习资料”,事实上最干的干货就是“法律原文”,尤其是《宪法》。看再多的教辅书,都不如把法律原文仔细读一读,认真研究一下总纲/总则后再做几道真题有效果。

 

几部主要的法律字数都不算特别多,《宪法》共1.6万字,《婚姻法》4千字,《选举法》7千字,《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会多一些,分别为3万字、3.5万字、1.2万字,但它们总则部分字数很少。粗略估算一下,读完并理解这些内容只需要不到两天时间,性价比是非常高的。本题考察了考生的政治觉悟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测试了考生对法律本质是否有足够的认识。

 

 

4.对联与讽刺的艺术

 

 

 

 

 

 

 

 

本题为2016国考省级卷第7题:

 

 

 

从粉笔统计的正确率可以看出,本题的错误率极高,而且很多考生对于D选项是否可以作为理发店的对联是很纠结的。事实上,在“选错误选项”的题目中,考生不必纠结某个选项是否错误,只要找出一定错误的选项就可以了。

 

A中对联极为冷门,可能1000个考生中只有1个听说过,但这不妨碍我们用推理的方法解题。

 

首先对联中的后半句“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说的是月圆之时,月圆=农历十五,那么农历十五的节日有什么呢?很明显,大家熟知的只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当然还有一个不太广为人知的七月十五中元节(鬼节)。由于对联中有“不夜灯光”、“圆满乾坤”等象征着光明、圆满等较为积极快乐的词,所以排除中元节。

 

由于本题中有一个“圆满”,可能部分考生会误认为这是描述中秋节的“团圆”,但事实上,本题中有“不夜灯光”、“通宵月色”,也就是说,该节日有两个特点:

 

1)有很多灯火表演;

2)通宵。

 

很明显,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没有这两个习俗的,提到中秋节,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团圆、赏月、吃月饼而不是通宵灯火,而元宵节则有这两个习俗,尤其是“宵”字更是点明了该节日,所以A说法正确。

 

B判断对错的核心在于“佛”字。

 

提到“佛”,初中历史有一个基本考点:东汉汉明帝时期修建于洛阳的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寺。

 

由该考点可知,白马寺修建时佛教刚传入中国,而东汉建立者是汉光武帝刘秀,距离汉明帝使其有一段时间,而西汉又在东汉和王莽时期之前,由此推出本选项很可能是错误的。再看诗句本身,描写的显然不是官方最宏大的佛寺,而是泛指的较为普通的佛寺,说明该诗写作年代,佛教已在中国广泛普及,不符合“西汉时代还未在中国传播”的推论,排除。

 

C稍有难度。根据初中语文知识,我们知道“平声”为现代汉语的1、2声,“仄声”为现代汉语的3、4声,“仄起平落”由词意可知是对联以仄声起头,平声结束。而根据常识可知,一般来说汉语比较重视“押韵”,即比较重视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而本对联中的“庆”字为4声,“春”字为1声,符合该规律。

 

而更能确定C正确的是,该对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副流传较久的对联,也就是说,它理论上是符合古代平仄规律的(不然不可能流传这么久),所以C大概率正确。

 

本题的易错项D的关键在于,从“弹冠”(摘帽子)和“搔首”(用手挠头)大概率可推出本题可能和头部相关,但是不是适合理发店我们不知道,因为绝大部分考生现实中没见过哪怕一家理发店贴出过这种对联,而且本选项有一个很有干扰性的地方,在于上下联这两个动作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两个成语:

 

弹冠→弹冠相庆

搔首→搔首弄姿

 

而这两个成语,恰好都是我们无比熟悉的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其实本句是一个才子写给理发店的对联,至于适不适合贴出来……现实中有哪个商人直接在顾客掏钱之前就在店门口嘲讽的?然而本对联非常巧妙,因为它理论上讲的是理发的事,实际上这个嘲讽,没文化的人看不懂,有文化的人可能会心一笑,因为弹冠意味着当官、搔首意味着有文化——用贬义词嘲讽顾客:您这个地位高有文化的人才看得懂这个对联!所以说,这个才子其实是古代一个段子手,所以D选项勉强在理论上说得过去。

 

本题难度高的原因是它需要大量的推理才能解出,针对的就是某些考生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从本题我们可以看出,常识判断类题目一定要学会开动自己的头脑发散思维,单纯去背知识点是肯定不行的——本题的ABD所描述的诗句超级冷门,恐怕背多少个知识点也复习不到吧?

 

 

5.结合实际国情进行推理

 

 

 

 

 

 

 

 

本题为2015国考地市级卷第7题/省级卷第3题:

 

 

 

本题名为常识判断题,实际上是一道结合了常识知识的定义判断题。“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是不可能从备考中复习到的考点,加上本题所考察的产业一般考生也接触不到,导致很多考生在做题时心里首先慌了起来,未战先败。

 

快速浏览题干和选项,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生产要素集中”用大白话说就是“需要的多”,那么4个选项的对应情况如何呢?

 

A“畜牧业和采掘业”正确。很明显,两者都是最需要土地的行业。无论是数万头奶牛集中的上千亩牧场,还是整整一座大矿山,都是需要大量土地才能发展的行业,A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B有一定干扰性。说到化工业和钢铁业,大家可能会想到“化工厂”和“钢铁厂”热火朝天的景象,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呢?化工厂和钢铁厂当然需要很多工人,但它们同样需要巨额的投资。因此,我们可以先放一下。

 

C一眼看出正确,因为“微电子”和“现代制药业”都有极高的科技含量。

 

D正确,重型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本题的关键在于,B同时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取决于行业的发展水平。发展水平越高,需要的工人就越少,需要的资本就越多。目前我国的化工和钢铁产业经历了数轮的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整合升级,已经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了,因此本题应选B。

 

本题的关键就在于充分理解“要素”、“密集”的含义,以及仔细思考B中两个产业所需的资源。

 

 

6.介于历史知识和课外读物的复杂考点

 

 

 

 

 

 

 

 

本题为2015河南省考83题:

 

 

 

读题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历史常识。由于本题的考点介于“初中历史考点”和“课外读物”之间,因此很多考生对疑似选项产生了迷茫,导致错误率达到4成。

 

本题的解题核心是“说法正确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不确定某选项是否正确时,先放一放,优先选择一定正确的选项。

 

A中众所周知的考点是秦始皇实施了“郡县制”,他的功绩有“书同文、车同轨”等,涉及到秦朝的著名事件包括灭六国、焚书坑儒、确立帝国体制等,但是“宗法制”考生非常陌生。中国古代一直实施宗法制度,但是很少有考生知道它源自周朝。但根据推理我们可以知道,它大概率和秦朝无关——我们所学的知识没有一条能把秦朝和宗法制联系起来,所以本题可能是错误选项,先放一放。

 

B的“行省制度”由元朝开始实施,为初中历史基本考点,排除。

 

C中,雍正设置了军机处是初中历史基本考点,但是它是否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呢?关于这点,初中有一个基本考点为“封建社会君主集权在明清到达了顶峰”,将二者结合,可以得出该选项大概是正确的。

 

D的推理过程和A相似。一般考生不知道“三公九卿”源自秦朝,但是提到汉武帝,我们回想起很多那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例如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司马迁著《史记》、苏武牧羊和张骞出使西域、推恩令、盐铁专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巫蛊事件、晚年罪己诏……但想了这么多,就是想不到“三公九卿”,所以本选项大概率也是错误的。因此,本题C正确。

 

灵活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常识考点进行推理,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考生解决看上去较难的题目。

 

 

7、竹的特殊含义

 

 

 

 

 

 

 

 

本题为2014黑龙江省考第5题:

 

 

竹,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事物。本题中4个选项也不冷门,但是本题的正确率却非常低,可见出题水平之高。像此类“看似简单,一半做错”的题目,必须是考生备考的复习重点。

 

A“金石丝竹”看似是4种事物,但认真思考可发现这明显是古代乐器种类的描述,那么“竹”就代表着“竹类乐器”,例如大家最熟悉的竹笛就是竹类乐器。

 

B“势如破竹”的意思是“气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一样不可阻挡”。考生即使不了解“破竹”的具体含义,通过对该词大概意思的了解和“破”这个动作的感受,可以推断出本词的“竹”就是指实际的竹子。

 

C选项“罄竹难书”的意思是“用完竹子都书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该词诞生时非贬义,但很快就只用来指代罪大恶极的事,词中的“竹”意思是“竹子”。

 

D“梅兰竹菊”很明显是四种植物,“竹”即为“竹子”。这四种植物被称为“四君子”,文人们给它们赋予了无畏、傲骨、潇洒等高洁品质,一般用来形容道德高尚的人。当然, 这是题外话,本选项的含义是很简明的。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本题选A:只有A是“竹制乐器”,BCD都是“竹子”这种植物。

为什么本题错误率这么高?原因就在于考生虽然对题中的每个选项都无比熟悉,但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些词语的本质。

 

例如,对“势如破竹”中“破竹”的“破”,恐怕大部分考生会凭直觉认为这是“破坏”的意思(实际是“劈开”这个动作),就像看到“金石丝竹”认为“竹”就代表“竹子”这种植物本身。虽然A选项和D选项看上去很相似,都是带有“竹”的4种事物并列,但A其实指的是4种乐器。

 

对于C就要灵活的用到“推理”了。关于“罄竹难书”,众所周知用来形容罪大恶极,那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看“罄”字。这个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有两个带有该字的大家比较熟悉的词,就是“售罄”和“用罄”。这两个词分别代表“卖完了”和“用完了”的意思,所以可以推理出,“罄竹”的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配合上“难书”就是“把竹子用完了(砍光了,然后制作出竹简)也写不完(罪恶的事)”。该成语中的“书”是作动词的“书写”,而不是作名词“书本”。

 

很多考生误以为C有“把竹简制作成书”的意思,误以为“竹”指代“竹简”,实际上它就是“竹子”,因为根据“罄”具备的“完了、用尽了”和本成语的强烈贬斥含义,“书”作为“书本”的名词是不成立的。

特别推荐

省考面试课程】|【国考面试课程】|【事业单位面试课程】|【教师招聘面试课程

医疗招聘面试课程】|【金融招聘面试课程】|【公安招警面试课程】|【军队文职面试课程

(编辑:本溪华图01)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辽宁华图:syhuatu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关注我们

好服务
招考信息
好课程
等你挑选
好老师
在线交流

联系我们
辽宁微信二维码

辽宁华图教育官方微信

辽宁华图

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114号市委旁边

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号唐轩公馆2号商业7门

客服热线:400-024-1113

网站:http://ln.huatu.com

  • 沈阳
  • 沈北
  • 有色大厦
  • 大连
  • 辽警
  • 庄河
  • 瓦房店
  • 开发区
  • 丹东
  • 凤城
  • 锦州
  • 北镇
  • 营口
  • 鲅鱼圈
  • 大石桥
  • 鞍山
  • 海城
  • 辽阳
  • 灯塔
  • 铁岭
  • 昌图
  • 朝阳
  • 凌源
  • 北票
  • 葫芦岛
  • 兴城
  • 盘锦
  • 抚顺
  • 本溪
  • 阜新

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114号市委旁边(地铁青年大街站B出口北行50米)

客服热线:400-024-1113

网站:http://ln.huatu.com

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号唐轩公馆2号商业7门(华夏银行东侧)

客服热线:024-31275947

网站:http://ln.huatu.com

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北大街7号辽宁有色大厦11楼(卓展购物中心旁)

客服热线:024-31977278

网站:http://ln.huatu.com

大连市西岗区黄河路257-259号(市政府北门)

客服热线:0411-83614600

网站:http://dalian.huatu.com

大连甘井子区营平路荧光海假日酒店2楼(辽警正门对面)

客服热线:15842460100

网站:http://dalian.huatu.com

庄河市新华路二段96号(万家灯火酒店旁)

客服热线:0411-89879120

网站:http://dalian.huatu.com

瓦房店市工联街三段45号(上岛咖啡北100米)

客服热线:0411-85654321

网站:http://dalian.huatu.com

大连开发区金马路华堂大厦三单元401(金州区政府东)

客服热线:0411-88531800

网站:http://dalian.huatu.com

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135号(230医院路口对面)

客服热线: 0415-2860100

网站:http://dandong.huatu.com/

凤城市凤凰大街12号(凤城市城建局对面)

客服热线:0415-3510270

网站:http://dandong.huatu.com/

锦州市凌河区中央大街三段3号茂业中心17层(中百北邻)

客服热线:0416-7993090

网站:http://jinzhou.huatu.com/

北镇市闾山路福瑞家祥1-122号(益民村镇银行西邻)

客服热线:0416-6894599

网站:http://jinzhou.huatu.com/

营口市站前区学府路北23-16甲(春泉市场西门对面)

客服热线:0417-2609329

网站:http://yingkou.huatu.com/

鲅鱼圈市长江路红运金盾小区北门西20米(金成驾校对面)

客服热线:0417-7946555

网站:http://yingkou.huatu.com/

大石桥市新开路荣盛小区外门市(大石桥德庄火锅对面)

客服热线: 0417-5797366

网站:http://yingkou.huatu.com/

鞍山市铁东区中华南路146号(港丽花园楼下)

客服热线:0412-6371011

网站:http://anshan.huatu.com/

海城市永安路老法院院内西口2楼

客服热线:18202408510

网站:http://anshan.huatu.com/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新华路中段15104-01-2号(威威婴幼儿用品店旁)

客服热线:0419-2301588

网站:http://liaoyang.huatu.com/

灯塔市繁荣街45号(站前新华书店北走100米)

客服热线:0419-2761381

网站:http://liaoyang.huatu.com/

铁岭市银州区体育馆路11号(都市花园南门东20米)

客服热线:024-74838877

网站:http://tieling.huatu.com/

昌图县昌盛路金三角(果蔬批发市场西100米)

客服热线:024-74838877

网站:http://tieling.huatu.com/

朝阳市双塔区新华路3段11A-2(军分区西侧)

客服热线:0421-7248088

网站:http://chaoyang.huatu.com/

凌源市南商业步行街牌楼下20米(北京同仁堂大药房右侧)

客服热线:0421-7248806

网站:http://chaoyang.huatu.com/

北票市人民路一段51-22(机械厂交通岗北走100米)

客服热线:0421-7249066

网站:http://chaoyang.huatu.com/

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华大街26-6(1路五里河大桥站)

客服热线:0429-2133212

网站:http://huludao.huatu.com/

兴城市兴海路一段(西关移动大厅南20米)

客服热线:0429-3511639

网站:http://huludao.huatu.com/

盘锦市兴隆台区双兴中路乐园一区商网7号(双兴宾馆对面北50米)

客服热线:0427-2883366

网站:http://panjin.huatu.com/

抚顺市顺城区新城路(中段)欣地家园15号楼6号门市(新华一校正对面)

客服热线: 024-57821888

网站:http://fushun.huatu.com/

本溪市明山区解放北路75号(中国银行总行对面)

客服热线: 024-42825777

网站:http://benxi.huatu.com/

阜新市细河区解放大街14-3号(交通银行对面)

客服热线:0418-6609960

网站:http://fuxin.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