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 07:17:4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本溪华图
本溪华图_本溪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公务员考试热点。更多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本溪华图公务员招聘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本溪华图微信公众号(bxhtjy),本溪华图咨询电话:024-42825777。
言语理解
1 、 (单选题)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不能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
对本句最恰当的概括是:
A.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特色
B.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典型
C.乡村规划和建设要保留优秀传统
D.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国情
2 、 (单选题) 在目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县级财政勉强能负担起教师工资,中央和省财政能补贴部分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资金,但留下的缺口全部都交给学校自己解决。一些农村中小学校长反映: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
“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的含义是:
A.学校承担义务教育
B.义务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C.学校的义务是负责义务教育
D.学校只尽义务而缺少外部投入
3.
3 、 (单选题) 有些日本人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过去的鸡毛蒜皮的陈年旧账,要放眼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这个所谓的新思维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起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
A.否定
B.肯定
C.未置可否
D.有肯定有否定
4.
4 、 (单选题) 在他们过度理性的影响下,一些被他们的过度理性蒙蔽的中国人开始无视中国的抗日战争史而向“中国愤青派”的爱国青年质问诸如“你们为什么要反日?”这样完全丧失民族情感的弱智问题。
“中国愤青派”的爱国青年在作者心目中是:
A.愤青中的爱国青年
B.藐视愤青的爱国青年
C.普通爱国青年
D.情绪激动的爱国青年
5.
5 、 (单选题)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有关台湾的内容初稿中,美国方面表明:“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政府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我方对此提出了异议。
我方为什么对初稿中美方声明提出异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政府都认为”一语中两者并列,实际上是“一中一台”的意思
B.“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与“只有一个中国”矛盾
C.“这一立场”指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正确
D.应该把“台湾政府”四字删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围绕“乡村规划和建设”提出对策,即“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并且对策中重点强调“特色”,“特色”在文段中出现四次,属于高频词,是文段主题词。对策句之后以并列形式,通过三个“不能做”为对策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综上可知,文段的重点是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对策。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特色”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要典型”是要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意思,属于后文3个并列表述之一,且“典型”是修饰“地域特征”,非文段重点。C项:偏离重点,“优秀传统”属于“特色”的一方面,且该项未表述文
段主题词“特色”。D项:“要符合国情”文段未提及。
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2.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出现在最后一句句尾。分析上文语境。前文讲的是义务教育投入体制问题——“县级财政勉强能负担起教师工资,中央和省财政能补贴部分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资金,但留下的缺口全部都交给学校自己解决”。综上可知,县级、中央和省财政对于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的财政投入不够,这也是“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的含义所在。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学校……缺少外部投入”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C项:三项都没有“投入不够”的表述,均可排除。
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词句理解
3.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他们”的关键信息。根据“杰出的”“大东亚共荣圈”,这些词语加双引号有反讽作用,以及“所谓的”一词带有消极感情倾向,可知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定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作者的态度。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与作者立场恰好相反,错误明显。C项:“未置可否”是既不表肯定也不表否定,不符合作者态度。D项:文中作者没有肯定,只有否定。
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态度理解
4.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中国愤青派”的关键信息。根据发出质问的人是“过度理性蒙蔽的”可知,“中国愤青派”的爱国青年是保持“适度理性”。再根据发出质问的人“无视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丧失民族情感”“弱智”可知,“中国愤青派”的爱国青年是拥有民族情感、铭记历史的正常青年。综上可知,在作者心中,“中国愤青派”的爱国青年是保持适度理性,拥有民族情感、铭记历史的正常青年。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普通青年”就是保持适度理性的正常青年;“爱国青年”就是拥有民族情感、铭记历史的青年。故该项符合上述信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和D项:“愤青”“情绪激动”是难以控制情绪,不太理性的情况,与作者心中的“保持适度理性,正常”不符。B项:“藐视愤青”在文段未体现,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态度理解
5.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我方对此提出了异议”出现在文段结尾。根据“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政府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可知,美国方面的表明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政府二者并列,便是肯定台湾政府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肩,实际上就是肯定“一中一台”。因此我方对初稿中美方声明提出异议。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信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表述错误,两者是不矛盾的。C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正确的。D项:未抓住关键,原因并不是多了“台湾政府”四字,而是其传达的“一中一台”思想。
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查找
(编辑:本溪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