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 13:39:35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本溪华图
本溪华图_本溪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公务员考试热点。更多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本溪华图公务员招聘频道(http://benxi.huatu.com/gwy/)或者关注本溪华图微信公众号(bxhtjy),本溪华图咨询电话:024-42825777。
翻译推理是判断推理里技巧性比较强的模块,这类题型有一定的解题方法,掌握方法之后这类题型基本可以保证90%以上的正确率,而且时间消耗会大大缩小。
翻译推理的解题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翻译,第二步推理。
在这里主要选择考试比重较大的几个翻译规则为大家介绍。
“如果A那么B”句式
例如:如果你不去海边就看不到海
翻译:“不去海边→看不到海”
“如果A那么B”的句式翻译形式为前半句推后半句,即A→B。
现在考试形式多样,与“如果A那么B”句式意思一致的关联词也时有用到,比如说“只要A就B;A必须B;凡是A都B;为了A一定B;A离不开B;A是B的充分条件”等。
“只有A才B”句式
例如:只有过了笔试才能进面试
翻译:“进面试→过笔试”
“只有A才B”句式翻译形式为后半句推前半句,即B→A。
其替代关联词为“除非A,否则不B;不A,不B;A是B必不可少的;A是B的基础”等。
逆否等价推理
应用到题目当中时,只有翻译是远远不够的,与翻译相对应的是推理,在翻译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才能完整地把题目解出来,与这两个翻译相连的推理为“逆否等价推理”,即把A→B看做原命题的基础上,原命题成立,其逆否命题也成立,既有-B→-A。其逆命题和否命题不一定成立。
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即A成立能推出B成立,-B成立能推出-A成立,B和-A成立不能推出确定性结论,只能推出可能性结论。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翻译推理的知识点,借助一道例题为大家详解。
【举个例子】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
A. 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徐六不在案发现场,所以徐六是杀人犯
【答案】C
【解析】由题中“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这句翻译出“杀人犯→在现场”这个逻辑关系,由逆否等价推理推出“-在现场→-杀人犯”,正确答案选择C。AB选项都是肯后否前得出必然性结论,错误。D否后肯前,错误。
“A且B”句式
这种句式的翻译非常简单,即为“A且B”。
当且仅当A、B都为真时“A且B”为真,A、B至少一个为假时“A且B”为假。
其替代关联词有“A并且B;A和B;A还B;A又B;不但A而且B;A与B一块儿;虽然A但是B”都翻译为“A且B”。
摩根定律
与“A且B”和“A或B”相对应的推理为“摩根定律”主要是针对二者之间的转化而言的。
一般体现为两个公式,一为“-(A且B)等价于-A或-B”,二为“-(A或B)等价于-A且-B”。
记忆口诀“去括号,分负号,且变或,或变且”。
且关系和或关系的考察形式主要是二者的转变,所以记住二者的真价值和转化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
下面借助一道题目来巩固这个知识点。
【举个例子】如果甲犯了A款罪或B款罪,那么他一定逃跑。可事实上他主动提供了一些假的信息,并接受了审查人员的询问。
以下哪项是上面情况的可靠结论?
A.提供假信息是违法的
B.提供假信息的原因是逃避罪责
C.甲没有犯A、B两款罪
D.如果甲没有犯A款罪就一定犯了B款罪
【答案】C
【解析】题目中如果……,那么……翻译出来之后是“甲(A或B)→逃跑”,根据逆否等价推理得出“−逃跑→−甲(A或B)”,根据摩根定律得出“−(A或B)=−A且−B”,因此,甲没犯A款罪也没犯B款罪。因此答案选择C。
(编辑:本溪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