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2 10:05:2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本溪华图
本溪华图_本溪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公务员考试热点。更多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本溪华图公务员招聘频道(http://benxi.huatu.com/gwy/)或者关注本溪华图微信公众号(bxhtjy),本溪华图咨询电话:024-42825777。
数量关系,可以说是行测最关键的模块之一。(另一个是资料分析)
为什么这么说?
有两点决定了它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是分值:
虽然没有权威的分值说明,但从经验来说,普遍认为数量的分值在1分左右。
也就是说数量这一块(一般15题)的分值有15分之多(至少也是10分)
而它与别的模块不同,数量是最有回报率的模块——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如果不会(很多人都是直接放弃全靠蒙),运气好也许对5,6个,与全对相比差10分,
平均值是3,4个,差12分样子
如果点背,甚至某些地方故意反蒙题(如17年安徽联考数量12个A,就问你敢不敢蒙),只对1个
这是什么概念?
等于别人满分是100分,你的满分是85分!
你能保证别的全对吗?
别说全对,80%正确率相信大多数人也很难做到吧
那么忽略难度系数的加成(有种说法是越难题目分值越高,也就是说实际得分比正确率低,我认为有一定可信度,因为我88的那次,错题不到10道)
那么85×80%=68
发现了?如果放弃数量,即使你能保证其他模块80%的正确率(事实上,常识能70%就很不错了,言语如果运气不好,80%也够呛),连70都得不到
所以说,行测得数学者得天下
二是时间:
行测最关键的是什么?种种技巧都只为一个目的——速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实际上,时间这块,资料分析的重要性要高于数量关系,此为题外话)
会技巧的同学,一题可能半分钟就做出来(本人亲测),不会技巧的,可能3分钟都不止(Q友自称,未调查验证)
简单举两个栗子
(13四川-52)某单位引进4名技术型人才之后,非技术型人才在职工中的比重从50%下降至43.75%,问该单位在引进人才之前有多少名职工?
A. 28 B. 32 C. 36 D. 44
(给你们一点遐想,
哦不,
是自己验算的空间)
解一:设之前有X名职工,依题引进人才前后非技术人才都是0.5X人,引进4名技术人才之职工总人数变为X+4,则有
(方程是图片,未上传,有兴趣可以自己列,反正我一向不推荐方程法)
X=28. 故选A
解二:50%=1/2 43.75%=7/16 非技术型人才含7因子 原总人数也含有
解三:十字交叉法
X 50% 43.75%
43.75%
4 0% 6.25%
则X=4×(43.75%/6.25%)=4×7=28
(15山东-5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8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5公里/小时,甲乙两人相遇时,距离A/B两地的中点正好1公里,问当甲到达B地后,乙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
A.39分钟 B.31分钟 C.22分钟 D.14分钟
我
是
隔
离
区
常规做法:由甲乙两人相遇时,举例A/B两地的中点正好1公里,那么可知此时甲比乙多行了2公里,而又知道甲的速度是8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5公里/小时,所以甲每小时比乙多行3公里,所以多行2公里的话,说明此时行了2/3小时,所以可知AB相距2/3*(5+8)=26/3公路,所以甲从A到B需要26/3÷8=13/12=65/60小时,乙从B到A需26/3÷5=26/15=104/60小时,故答案应为104/60-65/60=39/60小时,即39分钟。
数字特性法解一:S/5-S/8=3S/40 3倍数 A
解二:速度比为8:5,则时间比5:8,所以时间差必为3的倍数 A
铺垫一下数量的重要性, 只为说明提高的必要性,以激发大家看下去的迫切性。
那么如何提高呢?
要分几步走:
一、为何要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我们要明白。
国考为什么要考数量关系?
不是单纯考查计算能力(同样适合资料分析),而是分析问题本质,选取合适方法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数学运算来说,要提速固然要掌握技巧,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看到题目之后几秒内想到解题方法和技巧。
(相信很多有过备考经验以及饱受某些辅导机构填鸭式所谓技巧灌输荼毒的童鞋会深有体会)
附数学建模流程,仅供参考
一、模型选取:确定选取模型种类,主要是代数模型还是几何模型
二、条件抽象:将文字叙述条件转化为所选模型中数学量
三、分析模型:根据问题本身分析如何求解此模型,选取合适数学工具
四、模型计算:选取模型对应数学工具解决
五、模型检验:代入检验
二、考什么?
在公考备考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高考时拼命研究大纲,但公考很多人似乎以裸考而自豪,号称从不复习,自然也是不会看大纲喽)
18年国考大纲: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注意到没有,表述不是数学运算!!!
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人觉得数量就是考运算!
实际上,我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我考试数量是不用草稿纸的,基本也不动笔,除非个别叫繁琐的才会在试卷上写几个式子。
数量关系,最关键的就是关系。
有的题目,就是理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如经济类题目等
有的题目,是需要把握所给信息和所求信息之间的关系
更高一级,要分清题目中信息,到底是有效信息、无效信息,还是干扰信息
有效信息,是可以直接利用,还是需要转换
说了是理论贴,这些不是我简单一说,你们就能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那是玄幻小说的惯用手法,现实中几乎没有)
三、怎么提高
数量关系,说实话,很看基础
这点我不否认,作为从小玩奥数的我,这个模块确实没怎么复习
但并不意味着没基础的童鞋就无药可救了(尤其是女生,特别是文科女生)
但是,不要幻想着有什么速成的辅导(其他模块都可以速成,但数量真的不行)
基础非常薄弱的话,可能需要花100小时甚至以上
其实,技巧是有的,但再好的技巧,自己不去练、不去琢磨,都会沦为花拳绣腿。
一方面,要掌握常见的技巧,熟悉常见的题型。
另一方面,练习真题,目的是熟练技巧,以及能在看到题目之后几秒内想到解题方法和技巧。
(编辑:本溪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