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1 13:25:02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本溪华图
1、注意所填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
2、四个一致原则:话题一致原则、思路一致原则、色彩一致原则、句式一致原则
1、根据句位确定作用
【示例】中国的农产品不是没有市场,__________,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比如,有些特色农产品,像东北参、冬虫夏草,在国外卖得都比一座楼房还贵,就是普通的蕨菜、核桃这些农产品,在韩国、日本都是十分抢手的紧缺货。根据文意,下列哪句话填入划线处最合适?
A. 加快农村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B. 要重视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的积极作用
C. 关键是要获得全面而准确的需求信息
D. 资金匮乏是农村规模难以扩大的“瓶颈”
【解析】C。该题的空在段首位置,所以此处的话题应该与后文阐述的话题一致,后文讲述的是农产品销路的问题,符合这一话题的只有C的“需求信息”。
【示例】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__________ 。 “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 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 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D. 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解析】C。下文围绕着“作者形象”在讲,只有C选项有“作者形象”,并且上文的主题词是“作品”,C选项包含这两个主题词。
【示例】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各种文献、遗存,它们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文本,而且最终它们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就此而论,历史学家永远无法真正直接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对过去有所言说,因而__________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
B. 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遗憾
C. 对史料本身的收集和考证就成了史学家客观性的保证
D. 重建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成了历史学的根本目的
【解析】A。空在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对文段进行概括:历史学家只能研究文本,只有A选项是对主旨的同义转述。
2、根据关键词确定句意
如果文段空格周围出现了关联词、总结词、指代词,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的作用来确定句意,进而选择答案。
例如空格之后的句子以“但是”开头,那么空格处所填写的句子句意与“但是”引导的句子相反;再例如空格之前有一个表总结的词语“所以”,则空格处应为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3、分析行文脉络
保证选项与材料的话题一致、思路一致、色彩一致、句式一致
【示例】对人类来说,太阳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太阳息息相关。但是,当大量的太阳活动伴随着如日冕物质抛射、质子事件发生时,就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因此,______________,成为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目前,世界上对太阳大气的观测,国外太阳望远镜最多可同时实现6波段层析成像,并且仅局限于可见光波段。在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科研攻关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了7波段太阳层析成像系统。据悉,这是目前世界上波段最多的多波段层析成像系统。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太阳活动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B. 记录不同波段的图像以了解太阳活动的演化过程
C. 如何建立精确的太阳大气模型
D. 加强对太阳活动产生机理的研究
【解析】D。空缺处前所介绍的是太阳活动的危害,为保证话题一致,空缺处应对此继续展开论述,所以排除不包含此话题的C项。空后一句话表明此事成为科学家的追求,而B项纪录图像显然难以称之为追求,不合适排除。继续阅读可以发现后文论述内容与如何避免是没有关系的,所以A项也不合适,故答案为D。
【示例】如果将汉字视为一个生命体,它的演化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渐变,一种是突变。渐变,常常由书写工具的变迁引起,甲骨文笔画硬朗挺拔,是因为刻在坚硬的龟甲之上,隶书初是刻在竹筒上的(后来才用墨写),所以转折提笔间有一种雕琢的韵味。至于楷书的中正平和,是毛笔书写时代的字形逐步趋向规范和标准化的结果,这都不是一道命令下来改的,而是很自然的历史进程。______, 秦王朝为了政治的需要,发布“书同文”的政令,在全国推行“小篆”。小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画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更大的突变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国家推行简体字政策,2000多个汉字被简化和标准化。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句是:
A. 汉字字形的改变发生在秦代
B. 当然,书写工具的变迁并不是原因
C. 然而,到了秦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D. 相比之下,政治常常是强大的突变力量
【解析】D。这道题第一句话提到了“渐变和突变”,然后首先围绕“渐变”展开论述,当“渐变”论述完之后,根据思路一致原则,自然应该是围绕“突变展开论述”,同时所填空后半句提到了“政治”,所以所填空应该是围绕“突变”和“政治”而展开,快速锁定答案为D选项。
【示例】一位哲人这样解释乐观与悲观:譬如面对着桌子上的半杯水,乐观主义者说这个杯子的一半是满的,悲观主义者说这个杯子的一半是空的。显然____________,使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失去信心和追求。一旦遇到困难,我们黯淡的心情也能够很快豁然开朗,从种种苦恼中自我解脱。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观察事物时善于选择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B.人与人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C.乐观主义比悲观主义更有利于人类进步
D.这两种理解有其合理性,也有一些片面性
【解析】A。所填空的下文“使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失去信心和追求”,可见划线处所填的内容应该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所以横线处也应该填入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的内容。而选项B、D感情色彩都是中性的,排除B、D。因文意中并没有上升到“人类进步”的高度,故C项内容错误。
【示例】所谓科学精神,不过是哲学上的多元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哲学上的多元主义,就是 ,否认有什么事物原因和宇宙、人类的什么终极目的。填入划横线处较恰当的一句是:
A.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
B.认为这个世界无需认识
C.政治上权威主义的根据
D.一种绝对化的主张
【解析】A。综合文段和选项,只有A选项从句式上与后文保持一致,构成并列。
1、把握从选项到题干的答题顺序
2、抓准题干语句中的关键词
1、看首尾,排选项
采用首句排除法,从寻找首句入手。排序题的一般文体为议论文或者记叙文,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以下句子都不可做首句,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选项中的部分选项排除掉。
(1)出现指代词且指代不明的句子不可做首句
(2)关联词的后件引出句子不可做首句
(3)总结类句子不可做首句
(4)具体描述性句子不可做首句
2、看标志,定先后
采用关键词句法,找逻辑关键词。找常见的指代词、关联词、重复词、顺序词等,如表示关联词承接的词,时间的先后顺序词,顺承关系词等,在理解句义的基础上,找出句子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分析哪些句子应该承接在一起。
(1)寻找关联词
关联词有时候是单用的,有时候是连用的,比如说不但...而且、不仅...还、虽然...但是...
(2)寻找指代词和人称代词
通过指代词和人称代词找主体,再通过主体连句子。比如:这、这些、那、那些、他、他们
(3)寻找重复性词
寻找在选项中那些经常出现的高频词语
(4)寻找顺序词
代表时间顺序的词有:日前、目前、未来几年、近几年、幼时、青年、中年、老年等。代表空间顺序的词有:表示由远及近的、由前到后的、由上到下的等
3、看行文,理思路
(1)抓中心语句
寻找提出话题、引出观点、首尾句判断这样的句子
(2)抓逻辑顺序
记叙文通过时间、空间、事理、逻辑等方法进行分析。议论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行分析
【示例】①未开采的煤炭只是一种能源储备,只有开采出来,价值才能得到发挥
②充分挖掘并应用大数据这座巨大而未知的宝藏,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③有人把大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
④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在“沉睡”的时候是很难创造价值的,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⑤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规模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⑥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用”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③①②⑤④⑥
B. ⑤③④⑥①②
C. ③⑤②①④⑥
D. ⑤④③①⑥②
【解析】D。先观察四个选项,首句只有③和⑤,回到题干去判断哪个更适合作首句。③句用比喻的方式具体说明数据的特性,属于细节性描述的句子;⑤句宏观介绍数据的定义,引出“数据”这个话题,更适合作首句;所以直接排除A、C。观察发现只有①、③句中出现煤炭、煤矿,两句关系最为密切,为例证中的句子,重复词连一起,且根据先宏观,后微观的逻辑,顺序应为③①,排除B,故选D(另外,⑥句中指代词“此”,强调“用”,其他句中寻找,只有①句是强调的别的事物的“用”,所以顺序为①⑥)。
(编辑:本溪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